這一篇實在稱不上是什麼「創作」,應該是學習中最初的一次臨摹,對象是「紅藍椅」。
使用軟體—Alias Studio
這張椅子全部是以最基本的立方體構成,紅色的椅背,藍色的椅面,支架則是黑色,兩端配上橘黃色。
不論從什麼角度看,他都呈現為簡單的幾何排列。
上視圖—
前視圖—
側視圖—
很有趣的設計。
上網找了一下相關的資料,知道他有足稱「經典」的背景。
以下資料來自奇摩知識,網址為「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206061014670」—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一、13根木條互相垂直,形成椅子的空間結構,各結構間用螺絲緊固而非傳統的榫接方式,以防有損于結構。
二、以最簡潔的造型語言和色彩,表達了深刻的設計觀念。
三、從功能上說,這把椅子是不舒服的,但是通過展示,它證明了產品的最終形式取決于結構。
設計師可以給功能賦予詩意的境界,這是對工業美學的闡釋。而且,這種標準化的構件為日後批量生產家具提供了潛在的可能性。
它的與眾不同的現代形式,終于擺脫了傳統風格家具的影響,成為獨立的現代主義趨勢的預言。
因此,集中體現了風格派哲學精神和美學追求的《紅藍椅》成為現代主義在形式探索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性的作品。
對于整個現代主義設計運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補上建模的3D線架構圖—
在課程中,並不是單純進行建模,另外還要設定材質、光源,渲染算圖,並將之合成到背景圖上。
這部分在課程中並非以Alias Studio直接進行,而是教了另一套軟體—Autodesk Image Studio。
同一套軟體可以進行這麼多工作,設定也還算簡單,的確是很方便。
底圖的部分課堂上沒有限定。
以下是算圖及合成後的成品。
椅子的材質使用反光塑膠。
底圖是醫院裡的花園,自己用照相機拍攝的,把椅子放在那邊,本想表現出一種悠閒的感覺,後來覺得並沒有很成功。
而且光源的設定上也一直搞不定,椅子很像是色塊的集合,與背景不是很協調。
扶手的部分反光有點過強,影子也太硬了。
合成的痕跡非常明顯,個人並不是很滿意。
在繁華的街道上(這張圖應該是攝於涉谷街頭,是網路上抓下來的)放一張這樣子的椅子,
本身應該就是一種帶有設計意味的行動。
會作這樣的結合,構想之一是呈現出一種在人來人往中,設置的物體被發現、注意的可能性,
如果是放在十字路口的中央,感覺又會更強烈。
而在不停移動中的人們,以及因人們的移動而同樣處於動態的環境,與一個靜靜待在那裡的椅子,也形成了明顯的對比,
如果圖中的行人又是動態的模糊影像,對比效果會更接近我想像的。
這樣的對比,似乎暗示著這椅子在隱沒與被眾人圍觀之間的曖昧。
如同圖中,我們可以只看背景,是一個完整的街道,椅子可以完全忽略;
卻也可以將焦點放在椅子上,然後在心中引發一連串的問號。
加上椅子的特殊外型與用色,出現在路邊,似乎也像是雕塑品,但它卻是有更實際使用目的的東西。
如果一個人在這樣的地方,發現這樣的東西,他會怎麼看待?會坐上去嗎?
這樣的曖昧、對比與不同的可能性正是我最想要呈現的感覺。
至於材質的部分,則是試驗性的選擇了烤漆,連帶的算圖時間也比上一張久。
底圖一樣是從網路上抓下來的,當初一看到這圖就有種「一定要用它來合成」的想法。
圖中的房子有著濃厚的殘破感,屋頂、牆壁,都是以最赤裸(甚至是簡陋)的方式呈現,也沒有門板,
以最少的元素劃分出一個空間,其中也蘊含了一股似有似無的「空洞」,就像是沒有靈魂的軀殼一般。
椅子也是由最單純的幾何物件構成,但其中卻包含著濃厚的意涵,或許是它身上的設計所造成的。
另外,背景是灰階影像,而椅子則有著飽滿的色彩,又是另一個強烈的對比,另一方面,則更托出這張椅子。
自己的感覺是這樣子的安排,背景與椅子的空間中存在著有著一股推力,但卻默默的又帶著一股吞噬般的拉力。
靜靜的、黑白的環境,與活潑的、色彩飽滿的椅子之間不知是協調還是衝突,
同樣的,我還是很喜歡那種曖昧的感覺。
娘娘則說,這張圖很像是小咖啡館中會看到的圖。
我希望我是清楚的想過,至少要仔細的感覺過,讓自己與作品間有深刻的連結。
使用軟體—Alias Studio
這張椅子全部是以最基本的立方體構成,紅色的椅背,藍色的椅面,支架則是黑色,兩端配上橘黃色。
不論從什麼角度看,他都呈現為簡單的幾何排列。
上視圖—
前視圖—
側視圖—
很有趣的設計。
上網找了一下相關的資料,知道他有足稱「經典」的背景。
以下資料來自奇摩知識,網址為「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206061014670」—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一、13根木條互相垂直,形成椅子的空間結構,各結構間用螺絲緊固而非傳統的榫接方式,以防有損于結構。
二、以最簡潔的造型語言和色彩,表達了深刻的設計觀念。
三、從功能上說,這把椅子是不舒服的,但是通過展示,它證明了產品的最終形式取決于結構。
設計師可以給功能賦予詩意的境界,這是對工業美學的闡釋。而且,這種標準化的構件為日後批量生產家具提供了潛在的可能性。
它的與眾不同的現代形式,終于擺脫了傳統風格家具的影響,成為獨立的現代主義趨勢的預言。
因此,集中體現了風格派哲學精神和美學追求的《紅藍椅》成為現代主義在形式探索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性的作品。
對于整個現代主義設計運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補上建模的3D線架構圖—
在課程中,並不是單純進行建模,另外還要設定材質、光源,渲染算圖,並將之合成到背景圖上。
這部分在課程中並非以Alias Studio直接進行,而是教了另一套軟體—Autodesk Image Studio。
同一套軟體可以進行這麼多工作,設定也還算簡單,的確是很方便。
底圖的部分課堂上沒有限定。
以下是算圖及合成後的成品。
椅子的材質使用反光塑膠。
底圖是醫院裡的花園,自己用照相機拍攝的,把椅子放在那邊,本想表現出一種悠閒的感覺,後來覺得並沒有很成功。
而且光源的設定上也一直搞不定,椅子很像是色塊的集合,與背景不是很協調。
扶手的部分反光有點過強,影子也太硬了。
合成的痕跡非常明顯,個人並不是很滿意。
在繁華的街道上(這張圖應該是攝於涉谷街頭,是網路上抓下來的)放一張這樣子的椅子,
本身應該就是一種帶有設計意味的行動。
會作這樣的結合,構想之一是呈現出一種在人來人往中,設置的物體被發現、注意的可能性,
如果是放在十字路口的中央,感覺又會更強烈。
而在不停移動中的人們,以及因人們的移動而同樣處於動態的環境,與一個靜靜待在那裡的椅子,也形成了明顯的對比,
如果圖中的行人又是動態的模糊影像,對比效果會更接近我想像的。
這樣的對比,似乎暗示著這椅子在隱沒與被眾人圍觀之間的曖昧。
如同圖中,我們可以只看背景,是一個完整的街道,椅子可以完全忽略;
卻也可以將焦點放在椅子上,然後在心中引發一連串的問號。
加上椅子的特殊外型與用色,出現在路邊,似乎也像是雕塑品,但它卻是有更實際使用目的的東西。
如果一個人在這樣的地方,發現這樣的東西,他會怎麼看待?會坐上去嗎?
這樣的曖昧、對比與不同的可能性正是我最想要呈現的感覺。
至於材質的部分,則是試驗性的選擇了烤漆,連帶的算圖時間也比上一張久。
底圖一樣是從網路上抓下來的,當初一看到這圖就有種「一定要用它來合成」的想法。
圖中的房子有著濃厚的殘破感,屋頂、牆壁,都是以最赤裸(甚至是簡陋)的方式呈現,也沒有門板,
以最少的元素劃分出一個空間,其中也蘊含了一股似有似無的「空洞」,就像是沒有靈魂的軀殼一般。
椅子也是由最單純的幾何物件構成,但其中卻包含著濃厚的意涵,或許是它身上的設計所造成的。
另外,背景是灰階影像,而椅子則有著飽滿的色彩,又是另一個強烈的對比,另一方面,則更托出這張椅子。
自己的感覺是這樣子的安排,背景與椅子的空間中存在著有著一股推力,但卻默默的又帶著一股吞噬般的拉力。
靜靜的、黑白的環境,與活潑的、色彩飽滿的椅子之間不知是協調還是衝突,
同樣的,我還是很喜歡那種曖昧的感覺。
娘娘則說,這張圖很像是小咖啡館中會看到的圖。
我希望我是清楚的想過,至少要仔細的感覺過,讓自己與作品間有深刻的連結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